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黃山是徽州文化的發(fā)祥地,自然與歷史的多重偏愛,形成了一方好山好水,孕育了一脈厚重文化,更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6月24日,在安徽省黃山市的工匠博物館里,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以及各式各樣的工具,向參觀者講述著歷代徽州工匠們守規(guī)矩、重傳承、講創(chuàng)新、求超越的奮斗故事。
“建設黃山工匠博物館,就是要講好徽州工匠故事,傳承工匠文化?!秉S山市總工會副主席王純說,“我們要把工匠博物館打造成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基地,打造成我們對國際工運組織、海峽兩岸工運組織的一個交流窗口?!?/p>
550平方米的工匠博物館被分為前廳、序廳、登堂入室、匠心鑄夢、切磋琢磨、薪火相傳等6個板塊,收藏了國家級、省級等各級工匠、勞模捐贈的200件展品。首次展出的54件精品包括傳統(tǒng)的徽州木雕、石雕、磚雕、漆器等。該館的建成,不但開創(chuàng)了安徽省內工會文化展館的先河,而且填補了該省工匠主題博物館的空白。
“全國的各大城市有博物館、美術館、名人館……但是像這樣的工匠博物館,我還是第一次來參觀?!秉S山市民濮正玲說,“我們徽州文化本身就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我們有傳統(tǒng)的竹雕、木雕、石雕、磚雕……在這里都能體現(xiàn)出來,我覺得這是對傳承勞動技藝、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
在展館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洪建華雕刻的一個徽派門樓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據(jù)介紹,該作品正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好安徽”彩車上徽派門樓的一比一比復原作品。
“在受邀為‘美好安徽’花車做設計的時候,我就想通過傳統(tǒng)雕刻的‘徽州門樓’,來展現(xiàn)徽州文化、徽州雕刻,同時體現(xiàn)祖國的繁榮昌盛。”洪建華說,“我在上面刻了鳳凰、牡丹,來代表繁榮富強;在中間刻畫了一組五世同堂的人物,以前都講四世同堂,我刻的是五世同堂,這表明祖國繁榮昌盛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長壽了,家庭也和睦?!?/p>
“黃山工匠博物館不僅是一個展示工匠技藝的平臺,更是傳承工匠精神的載體?!蓖跫冋f,“在管理好博物館的同時,我們將開展眾多的文化交流、青少年研學、大師講堂等活動,讓‘家里人’守住傳統(tǒng)、傳承精神,讓遠道來的朋友了解徽文化,傳播徽文化。”
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