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黃山廣電臺訊(圖文/魏曉凡、章皖徽)?如果說有一種食物能把皖南綠透,能讓春天醒來,一口下去滿嘴生津、齒頰留香的美味,那么清明時節(jié)非清明馃莫屬。經(jīng)過兩千多年發(fā)展,清明馃對于我們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故事,它是來自五臟六腑的感動,是踏春游玩的歡愉,是不時不食的新鮮感,是寄托故人的儀式……
清明馃一年之中只有清明前后才能吃到,這是大自然與人類一年一次的約定,選取清明前后的鮮嫩艾草,不僅清新爽口,而且具有散寒除濕、溫經(jīng)止血的功效。
2022年4月1日,一群老同學(xué)相聚一堂共制清明馃,清明馃從皮到餡兒全都是自家產(chǎn)的,真正回歸自然的本味,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香味一起去探秘吧!
先去田野里采摘新鮮的艾草葉,選擇嫩綠的枝芽,這專屬于春日的時鮮是做清明馃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然后洗干凈下鍋煮,待瀝干水分搗成泥備用。再將糯米洗干凈,在土灶下添火,把沉甸甸的糯米上鍋蒸,糯米的香味從鍋里緩緩逸出。將艾草與蒸好的糯米攪拌均勻,和成一個綠色的“大團(tuán)子”,清明馃的皮就做好了。這個步驟,也最是有難度,既要讓糯米與艾草完美混合,又要讓清明馃軟糯Q彈,頗費(fèi)一番力氣。
大家圍攏在一起,有切肉的、筍的、豆腐干的、腌菜的……翡翠色的“清明馃”在一雙雙巧手中成型,同學(xué)們談笑風(fēng)生,其樂融融。完工的清明馃,整整齊齊的躺在蒸鍋里,按一下特別Q彈,韌勁兒剛剛好,餡料也很滿,軟糯的觸感讓大伙兒恨不得趕緊咬上一口!入口即溶,清新不膩。
我們把一年中第一次吃清明馃叫做“嘗春”,作為一年才一次的“舌尖約會”,早已深根的春之味與煙雨徽州不期而遇。
楊柳泛青,桃花盛放。每一年的春天都十分的短暫,短暫到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嘗一嘗帶有春天味道的清明馃,這小小一枚“翡翠”,胖乎乎、圓滾滾、綠乎乎的清明馃被托在手上,輕咬一口,足以柔軟到心間,幸福感爆棚。
在外的游子記得吃個清明馃,是春天的味道,亦是家鄉(xiāng)的味道。
編輯: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