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四川省宜賓市珙縣體育中心,一場川滇籃球交流賽正在舉行。
倒計時數字猩紅醒目,十幾名球員閃轉騰挪,地板傳來“嘎吱”的摩擦聲。突然,籃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正中網心,歡呼聲席卷整個賽場!
這是四川珙縣代表隊與云南威信縣代表隊的一次角逐。中場間隙,一曲特色竹竿舞悄然上演:演員身著多彩的民族服飾,小伙手持竹竿交錯敲擊,姑娘在竹竿間輕盈跳躍,宛如曲譜上一個個靈動的音符……
這場賽事,正是珙縣以體育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縮影。珙縣位于川滇黔三省結合部,有漢、苗、回等29個民族成份。群山環(huán)抱中,這座人口僅43萬的小縣城,卻有“四川省籃球之鄉(xiāng)”的美譽。這是為何?
走進縣體育中心陳列室,厚厚一摞籃球比賽的老照片,訴說著答案。“珙縣籃球底蘊深厚,1987年縣女籃首奪全省冠軍后,名號就打響了,多年來已培養(yǎng)出576名運動員、國家一級裁判22名。”講解員介紹。
珙縣的體育基因,不只是歷史,更是現實。
“近年來,我們大力開展‘同運動·一家親’活動,每年堅持指導開展舉辦‘引進來’‘走出去’‘內循環(huán)’等各項群眾性體育賽事50余次,組建了手毽、珍珠球、竹竿舞等民族體育興趣小組和傳承隊?!辩羁h民宗局局長劉富瓊介紹,珙縣現有廣場舞、太極拳、乒乓球等體育協會16個,普及全民健身常識受益各族群眾達5萬余人次。
今年61歲的苗族退休職工楊曉蓉,每天下午都與退休老友們相約在珙縣體育中心練習柔力球。10年前,她偶然接觸到柔力球,便愛上了這項運動。10年來,越來越多的退休老人加入。通過運動,老人們不僅找到了健康,還找到了快樂和歸屬感?!按蠹也环值赜蛎褡?,因柔力球走到了一起,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楊曉蓉說。
如今,珙縣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今年7月,四川省第三屆和美鄉(xiāng)村籃球大賽(村BA)總決賽在珙縣舉行。以賽事為契機,當地融合農產品展銷、苗族蠟染非遺展示等,以賽促旅、以賽促興。據不完全統(tǒng)計,整個“村BA”賽事期間,珙縣累計接待游客約2.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約1400萬元,實現體育搭臺、文化點睛、民族團結唱戲。
“當體育激情撞上民族風情,珙縣迸發(fā)出了無限活力。我們看到的遠不只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個縣城以體育作為支點,撬動民族團結、產業(yè)升級、鄉(xiāng)村振興的生動實踐?!眲⒏画傉f。
編輯: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