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一個細雨綿綿的日子,我在淅淅瀝瀝雨滴的陪伴下,悄悄走進了一座徽州古戲臺。用悄悄這個詞,是我不想驚擾——這位散發(fā)著百年歷史氣息的“徽州老人”。
徽州,是徽文化的發(fā)祥地,是徽商故里,是徽劇之鄉(xiāng)。一個個古村落,一幢幢古民居,一座座古戲臺,見證了徽州滄桑巨變。徜徉在徽州大地,徽腔徽韻迎面而來,徽菜、徽墨之香持久彌漫。我仿佛看見,田野上尋香而歸的牧童,一幅幅春色滿園畫面。書香徽州,讓你深深地吸吮著,吸吮著……
說起徽州古戲臺,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上場門的“出將”,下場門的“入相”,某某徽班在此坐場的畫面。我耳畔仿佛聽見了美妙的徽池雅調和鏗鏘鑼鼓,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戲曲人物相繼登場,徽戲《水淹七軍》的關羽在關平、周倉的護衛(wèi)下,手持青龍偃月刀大戰(zhàn)龐德;《百花贈劍》的百花公主與??』ㄇ霸孪?,舞動寶劍,海誓山盟;《快活林》的武松手握酒壇,醉打蔣門神……
我仿佛看見了手拿大蠹旗,寫著“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大徽班進京的盛況。那一年,是1790年,乾隆八十大壽。四大徽班演藝精湛,各有千秋,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春臺的孩子,和春的把子,轟動京城,見證了徽商和徽戲的輝煌。此時,我腦海里再次浮現(xiàn)出“布衣上交天子”和一夜之間用鹽堆出一座白塔的大徽商江春,他為徽班提供了雄厚資金,鋪平了進京獻藝的道路。
說起徽班進京,我想到近期剛去過的故宮暢音閣,即寧壽宮暢音閣大戲樓,它位于故宮博物院內養(yǎng)性殿東側,為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戲臺,與京西頤和園內的德和園大戲樓(為仿暢音閣規(guī)制建造)、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大戲樓并稱清代三大戲樓。這可不是一般的戲臺,是皇家的戲臺。據(jù)史料記載,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始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曾維修,二十二年于閣后(南)接蓋卷棚頂扮戲樓。這是一座三重檐大戲臺,樓分上中下三層,上層叫“福臺”,中層叫“祿臺”,下層叫“壽臺”。上中下三層檐下分別懸掛著黑底金字的“暢音閣”“導和怡泰”“壺天宣豫”三塊匾額,兩邊的楹聯(lián)是“動靜葉清音,知水仁山隨所會;春秋富佳日,鳳歌鸞舞適其機。”取自左思《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另外,陶淵明《移居》中也有“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有感而發(fā),我曾經寫下了具有徽風徽韻的《大徽班》這首歌詞:“乾隆八十大壽年,徽班進京祝壽宴;三慶四喜和春班,春臺童伶人喜歡……人生如戲看百態(tài)世間,戲如人生演古往今來,孕育京劇合流徽漢,中華文化代代相傳?!?/p>
徽漢合流,皮黃交融,博采眾長,孕育了“國粹”京劇。何謂徽班?當是徽人之戲班,即徽人主班、徽調主藝、徽伶主演。據(jù)記載,徽班之名最早是在四百年前的明萬歷三十三年浙江文人馮夢禎提到,春日來徽州,已見徽州班。應該說徽商、徽調、徽班、徽伶功不可沒。
提起古戲臺不得不提歙縣曾經的演出盛況:明崇禎歙縣縣令傅巖《歙紀》云:“徽俗最喜搭臺觀戲”?;杖诉@一喜好,在故事里得到了有力的佐證。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春,在戲劇家潘之恒的組織下,在府城東郊搭起了迎春賽會,搭戲臺三十六座,天下名優(yōu)萃聚競技。歙縣名叫張茶茶的名角,藝名“舞媚娘”,她在《蟾宮折桂》中扮演美麗的嫦娥,她扮相俊美,演唱絕佳,時而舞動水袖,時而對月思鄉(xiāng),時而月下吟唱,“腰纖姿媚多嬌艷,字正腔圓聲遏云”。潘之恒贊道:“春色腔妍,顏色與之煥發(fā),光彩灌注,一郡見者,驚若天人?!薄拔杳哪?,初日光,貽清揚,情所當?!弊屌酥阋晕锵噘洠潎@不已。在一次酒宴上,酒過三巡,文人雅士行酒令,有人出了謎面:“待月西廂寺半空,張生普救去求兵,崔鶯失卻佳期會,只恨紅娘不用功?!苯Y果,被舞媚娘猜出謎底,正是徽州的徽字。
這樣的演出,讓我不禁想起了1987年,父親帶我一起赴浙江溫州演出的情景。父親、琴師章偉和我一行三人,應邀到溫州演出。在市區(qū)建在防空洞里的劇場,我成功演出了京劇《周瑜歸天》。之后,我們去溫州農村演出,總算見識了外臺演出,真正的對臺戲。許多座露天舞臺,全國各地來的演員使出渾身解數(shù),唱起了擂臺戲。這種演出,我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次,從沒見過,感到既新鮮又緊張。因為這種擂臺戲,你學的戲不多簡直沒法演。好比現(xiàn)在的腦筋急轉彎。還是來一次情景再現(xiàn)吧!我們在東邊的舞臺上演出京劇《鬧天宮》,演出正酣,西邊的舞臺也唱起了對臺戲《鬧龍宮》;南邊的舞臺唱起了京劇《古城會》,北邊的舞臺就唱起了《單刀會》;這邊廂,身著藍色大靠的高寵耍著大槍花,勇挑番兵的一輛輛滑車,觀眾叫好;那邊廂,身著白色大靠的趙云,從高臺翻下,表演精湛,觀眾叫絕。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就是一個大舞臺,一個人,無論你在人生的舞臺扮演著什么角色,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無論演著喜劇,還是演著悲劇,每一場需認真對待,因為人沒有彩排。
徽州古戲臺的地域特色鮮明,與其他地域戲臺有著很大差異。尤其是它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藝術特色,讓徽州古戲臺成為中國古戲臺群中一朵奇葩。我想,徽州戲曲,徽州古戲臺應該在中國戲曲史和建筑史上留下濃濃一筆。
編輯: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