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嵯峨野是山清水秀的地方,從京都火車站乘JR到嵯峨站或嵐山站,再坐小火車穿行嵯峨野。聽說渡月橋畔有周恩來所著《雨中嵐山》詩文,上次來去匆忙,沒來得及欣賞。這回我們特意從嵯峨站下來,一路步行到嵐山站。詩文刻在一塊巨石上,廖承志書寫的行草,娟秀流暢,賞心悅目,革命者追求真理的心志一目了然:“雨中二次游嵐山/兩岸蒼松/夾著幾株櫻/到盡處/突見一山高/流出泉水綠如許/繞石照人/瀟瀟雨,霧蒙濃/一線陽光穿云出/愈見嬌妍/人間的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見著一點光明/真愈覺嬌妍?!?br/>
我總拿嵯峨野和徽州的山水對比,只是徽州沒有這樣的小火車,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排隊上車,坐在硬席或敞開的車廂里,近距離欣賞火車兩岸風(fēng)景。去嵯峨野的人很多,多得讓我嫉妒。我不是嫉妒嵯峨野的風(fēng)光,我是嫉妒眾多朝嵯峨野奔去的步伐。川端康成的小說《古都》里的主人翁千重子,不也喜歡嵯峨野嗎?據(jù)說春天,保津川的兩旁開滿櫻花,是京都賞櫻最有名的地方之一。冬天呢?乘小火車游覽嵯峨野極少,畢竟游客不是冒險家,寒冷令很多人卻步,但也應(yīng)該別有一番景致吧。
兩次去嵯峨野都是秋天。秋水盈盈的旅程,一直在記憶里。新型的5號車廂——“富貴號”采用開放式的車窗,讓乘客一邊欣賞風(fēng)景,一邊享受清風(fēng)徐來。第一次去,我們買到了座位票,但一路,我并沒有坐下,喜愛站在車廂的尾部,對著窗外,貪婪地盯著緩緩而過的青山綠水。
“不想錯過啊!不想錯過這么美好的山水”,我對自己說。身旁有拿相機的人,不時從這邊轉(zhuǎn)向那邊,我想他一定錯過了什么,在他舉起和放下相機的瞬間。第二次去則只有站票了,但這又何妨?我喜歡站著看風(fēng)景。
記得那年三月,小火車搖搖晃晃穿過群山峻嶺,到達一個叫馬堀站的地方,一撥撥游客下車,我們也跟著下車。出了站,眼見一片空闊金黃的田野,稻子剛剛收割。保津川岸邊豎立一塊牌子:一級河川:鴨川。這就是京都的母親河發(fā)源地啊!看似狹窄,兩岸被灌木和蘆葦呵護的河渠,卻孕育著一條大河,猶如新安江上游的六股尖。正不知是原路返回還是繼續(xù)走走看看,同伴瞥見通往保津川碼頭的箭頭,意外知道還可以從馬堀乘坐公交車去保津川碼頭,坐船到嵐山。一陣驚喜后上船,木船不大,一次坐10多個人,我們穿著救生衣和塑料雨披,和一群荷蘭客人同船。記憶里浮現(xiàn)20多年前,葛洲壩還沒建,我去重慶,游覽小三峽,那次也是坐木船,保津川的激流立刻讓我聯(lián)想小三峽,多么湍急的河流!需要兩三條小船捆綁在一起,才不至于被沖走,記憶里的艄公模糊了,四川號子也漸漸遠去。
從前保津川是運輸木材的主要水道,這一點和新安江類似。見過新安江漲水季節(jié),一排排竹筏蛇行般從河面游過,卻從未想到會在保津川坐上木船,體會穿山越嶺,千轉(zhuǎn)萬轉(zhuǎn)的感覺。
一條小船,三位艄公,兩位在船頭,一位在船尾,船頭一老一少。年老的船夫唱著古老歌謠,后面的艄公和著歌謠,前面年輕的壯漢用力撐著木船,幾次拿下白色頭巾,在保津川河流中擰一把,再圍到頸脖上,最后干脆脫掉上衣,赤膊揮舞船槳。一起一落中,木船沖下保津峽、濺起一束束白色浪花,人們在尖叫和嬉笑聲中體會到保津川游船的刺激,不遠處山上忽隱忽現(xiàn)的紅葉,露出胭脂般的臉與我們照面。巧的是,這次我們住在京都久津川的民宿,主人是做木船生意的,他的木船銷往世界各地。一進門和客廳擺放著一大一小的木船,將我?guī)Щ乇=虼ǖ哪敬稀?/p>
再次坐上小火車,同樣在馬堀站下來。據(jù)說最佳方案是一直坐到終點站龜岡站,回程乘木船沖下保津川。但當(dāng)日遭遇臺風(fēng),保津川的木船停開了。停運令我們無比沮喪,先生說:我們何不從嵐山前的一個小站保津峽站下車,然后走回嵯峨或嵐山?我一聽這建議不錯。下了車,發(fā)現(xiàn)保津峽真是一個小站!僅有一間和車庫一般大小的站房,唯一一位鐵道員,不過20出頭,正拿著簸箕和掃帚清掃站臺。站臺已很干凈了,我真沒有見過這么有潔癖的民族。我指著對面的山嶺,用英文上前詢問是否可以從山上的步道,走到嵯峨或嵐山站,年輕的鐵道員驚訝不已,說這是不可能的事,山上沒有任何道路。
只能等下一班火車了,我們坐在站臺石級上,聽見火車轟隆轟隆而來,同時興奮站起,卻見火車呼嘯而過,之后眼見一輛一輛火車靠近,就是不停下來,看來只有等慢車了。
上了火車,遇見比我們更遺憾的是一家5口(父母、兒子媳婦和手推車?yán)锏膶O子),專門來坐保津川木船,體會這份浪漫,下了小火車后,走了一個多小時,也沒找到坐船的地方,男子抱怨女子情報有誤,幸好在返回的JR火車上,他們從我們口里得知保津川木船今天停運,不然不知有多懊惱,但我分明從那女子目光中讀出一份期待。
編輯: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