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第一次來黃山,是在大學(xué)時期了。那是大四的運動會,之前三次的運動會都因要參加開幕式的藝術(shù)體操表演,或有參賽項目,不能離校,每每聽著滿世界游山玩水歸來的同學(xué)們講述他們游歷中的趣聞,真叫羨慕嫉妒呀,于是,便在大四那年的運動會時玩了一次逃之夭夭,和兩名好友相約游了一趟離南京不遠的黃山。
那可是32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的黃山?jīng)]有纜車,我們歷時三日,靠著還煥發(fā)著青春稚氣的兩條腿一步步硬生生地登上了天都峰,爬過了鯽魚背。黃山的美景自不必說,要說的是三日之后回到學(xué)校,腿腳都不再聽使喚了,平路還可緩慢挪移,上下樓梯,卻幾近個殘廢,不扶著樓梯,一層的階梯上下,都好似登天遁地,最怕的是被別人觸碰,一旦被撞,驚慌失措中必嘰哇亂叫一通,全身更好似被雷電擊中,劇痛難堪。現(xiàn)在再回想當年事,腦海里浮現(xiàn)出來的,卻是老頑童黃永玉的那幅畫:一個叼著煙嘴兒的老頭兒悶悶不樂地站著,像是在自己罰站,上方草書旁白曰:余五十歲前從不游山玩水,至今老了,才覺得好笑。
這次進山,得知如今黃山天都、蓮花二峰,一時間只開放一峰。這次開放的是蓮花峰?;貞浀谝淮蝸睃S山,對蓮花峰印象并不算深,這一次因為有手機可隨時取景拍照,不時要選擇角度,反倒對蓮花峰格外了然?;貋砜凑掌?,看那峰說是蓮花,的確很形象,要在一個吃貨或者植物愛好者的眼里,說不定會說更似可補氣潤肺的百合球莖。清代文人袁枚在他的《游黃山記》中,先把山峰描寫為“如筆,如矢,如筍,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袁枚還寫他當時的感受:“恨不能化千億身,逐峰皆到”。
也許有陣子沒登高爬山了,儼然忘記了登山對腿腳功夫的要求。爬不到一半時,我已經(jīng)呼哧帶喘,總是落在最后,家人友人都不時回頭望眼欲穿地尋我,到了后來,立志做醫(yī)生的大兒子使出絕招——趕豬一樣地站在了我身后,我快他快,我慢他慢,我停他站,還不時地像個保健醫(yī)生似地下著口令:深呼吸,少說話,專心休息,不要著急。等回來后,聽到他們偶道腰酸腿疼,我才大夢初醒,原來不只是我有登山懼痛癥哈。
雖說已是兩次游黃山,但對黃山之美,我至今難以盡述。這么多年來身居海外,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也游歷過不少了,北美的洛基山、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南美的巴塔哥尼亞山、南非的桌山,以及中國境內(nèi)的各大名山,雖各有特色,可與黃山相比,難出其右。所以于我,黃山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再來。更何況同道的滁州朋友說起了黃山冬日的霧凇,那是此生必看的;還有一層,黃山“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中的第四絕溫泉因此行時間短暫,未能感受,據(jù)傳始祖軒轅黃帝就曾在此沐浴,因此黃山溫泉又被稱為“靈泉”。凡人如我,雖并不期待什么返老還童,但追隨軒轅始祖的足跡,則是我?guī)资晟砭雍M庖恢钡馁碓浮?/p>
黃山歸來后,在回顧黃山照片的時候,看見奇峰異石長云秀松的美妙風景中,偶爾隱沒著螞蟻搬大小的幢幢人影。國慶長假的黃山,人多自不必說,因心中早有準備,并不為此煩惱,只是想起一則幽默趣事,不覺啞然。說畫家賴少其曾做一幅《黃山之旅》長卷,并請著名畫家黃胄在畫上畫了19匹驢子。畫成之后,兩人相視開懷大笑。黃胄意猶未盡,還口占一絕,揮筆題曰:“驢子從不登黃山,老賴旨意往上牽,三十六峰尚可覓,唯有此圖最奇觀?!被仡^再看那些隱沒在黃山云松峰石中的幢幢人影,啞然之余,心下更是一橫,這黃山之美,真是讓我做頭驢子也是堅決還是要再上的。
編輯: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