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少年記憶里,老輩人說一生忙碌辛勞,只不過為了一只碗一雙筷子。那只滿了又空了碗,那雙飛舞的筷子,在年過不惑之后的某天,突然懂了:世俗的欲望,在前行道路上變得平淡然后逝去,真正屬于自己的只有生活。
每天要過的日子,雖然不能精彩紛呈,但一樣要充實豐盈。與竹林對視,有大山為伴,跟江水為鄰,一個家庭煮男的日常,在馮友蘭先生說的自然境界里,也就逐漸清晰起來。多年早起的習慣,鬧鈴響或者是不響,過了5點就清醒過來。
科技時代的便利,冰箱里可以準備一些菜,不至于想不起燒什么,高壓鍋煮粥是定時的。睡之前考慮好的,醒來下樓之后,按圖索驥一般,忙去就可以。廚房是一個人的表演空間,廚具是靜默相伴的親密戰(zhàn)友。
藕片或是杏鮑菇,羊角或是雞蛋,它們認認真真的在那里排好隊,備菜是快樂的,看著圓的長的蔬菜,在菜刀下變成片、細成絲,然后紅辣椒大蒜,在砧板的一角紅白相間著,一場好戲就“鏘鏘鏘”開始了。微微的油煙,在空氣里彌漫,帶著輕微的爆炸聲。準備好的菜,前赴后繼地排隊入鍋。燈光下的廚房,整個世界都是我的,竹制的鍋鏟悄無聲息地在鍋底滑過,看到淺淺的水流變成稀稠的湯汁,潔凈的方形藍花瓷盤,是它們匯聚的地方。
晨光落在窗戶上,落在門簾上,來往的車聲出現(xiàn),然后密集喧嘩而過,菜也就粉墨登場。生活需要一定的儀式感,托著飯碗滿街走,是山村的風景。蝸居在小縣城,站在門口大路上看風景,飯沒吃兩口,灰就滿滿一嘴了。小小的玻璃圓桌,是菜盤和飯碗集中的地方,它們之間的默契,盡在不言中。
廚房,是生活的戰(zhàn)場,是家庭的主場。為著一日三餐的思考,是偉大的事情,高高興興上班或上學,民以食為天。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普通菜燒成佳肴,干啥都有勁。三五個菜,偶爾有湯,青的綠的紅的都有,在小桌上約聚著,普通人家的日子,就那樣簡單?;蛟谏钜梗笠槐P水餃,或泡麻辣粉絲,也可以。
其實,做個家庭煮男哪里需要他人說呢,該做的本分事,按部就班做就是,能有一份心就出一份力。做個煮男,為著鍋碗瓢盆,揮舞著鍋鏟,也是人物一個。
編輯: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