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家譜在凡例中一般都會寫“非本宗不得竄入”字樣,以保證家族血統(tǒng)純正。但在汪氏家譜中有個例外,譜中記載了外甥王村鷗的生平,錄入了外甥記述舅舅的一段話。舅甥之間的真摯之情溢于言表。
王村鷗三歲失怙,與母親相依為命,雖家貧而有志。曾祖父同情妹妹,經(jīng)濟和生活上一直接濟他們母子倆。村鷗幼而好學,七歲時,曾祖父把外甥從蔡塢帶到妹灘,寄放在本家秀才汪郁文處習字學文,歷時六年。村鷗本性聰慧又勤奮好學,深得郁文先生的喜愛,課余教其平仄韻律,吟詩作對。村鷗13歲時,曾祖父將他帶到蘇州昆山店學徒,習練商賈之術(shù)。此時的村鷗已有自己的主見,并未就此放棄學業(yè),一邊當學徒,一邊苦讀詩書,為以后的科舉入仕做準備。買不起書便向有書的人家借,甚至抄錄下來。遇有不懂,更能虛心請教,常常讀書通宵達旦,困時和衣而臥,因而得以遍觀群書。隔壁有間桃花塢年畫店,他沒事就喜歡走過去,看師傅們寫字、作畫、刻印,十分著迷。耳濡目染之下,他對書畫篆刻有了興趣,對經(jīng)商之事日漸疏忽。我的曾祖父賦性本風騷,見多識廣,深知這外甥天資聰穎,有意栽培他,便將他推薦給吳門畫派的眾好友。此后,村鷗一心撲在書畫上,遍交書畫友人,吟詩唱和。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村鷗17歲,朝廷廢除科舉制。這對于一心求仕途的村鷗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村鷗自少身質(zhì)柔弱,力不勝勞,眼看仕途無望,在曾祖父的勸說和幫助之下返回徽州,在歙縣老家蔡塢一帶開設(shè)蒙童館以謀生計,開始教館生涯。
村鷗個性正直,乃性情中人;好交游,重信義,慕李白,有俠客之風?!叭氯恢Z,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痹卩l(xiāng)里,他敢于仗義執(zhí)言,贏得了名聲。授課之余,他常作名山之游,仰觀宇內(nèi),瞻仰勝跡,心胸越加開闊。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受革命思潮的影響,村鷗毅然放棄教館之計,將家中一應(yīng)大小事務(wù)交給了胞弟王光集,只身前往昆山,依舊住在曾祖父店中,習字作畫。次年,王村鷗來到杭州,游西湖,訪西泠印社,結(jié)交書畫名人;臨秦漢篆隸,學宋元山水,摩古觀今。詩、書、畫、印無不鉆研,很快便名聲大振,繪畫以蘭、竹、石聞名于時。村鷗初至杭州,處境艱難,迫于生計,沿街賣畫。一年后村鷗有了自己的畫室,賣畫生涯達九年之久。據(jù)傳村鷗仰慕錢塘名伎蘇小小,常常去西子湖畔西泠橋旁的蘇小小墓憑吊,白堤楊柳、云影波光中寄以深情。今過西泠橋,但見青草叢中唯有墓碑一塊?!笆d青衫頻吊古,一抔黃土永埋香?!?/p>
村鷗流傳的書畫、印章作品頗多散佚,失未有考據(jù)者亦多?!鹅h志》載:王村鷗,名光雋,字步霞,號了翁、宅五居士、龜山外史,歙南蔡塢人,生于1888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七日,卒于1943年。詩書畫印無不精極,工書法,學何紹基體,其精者不讓紹基,著有詩集《鷗窗詩?!?。
編輯: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