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記得讀書、工作時填過多種表格,每次都有一欄:籍貫。我都是填自己住的地方“安徽蕪湖”。后來,我才明白:籍貫是指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長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于是,我就問家里的長輩,他們說:“我們家是從徽州遷過來的啊!”但再具體點卻說不清楚了,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祖?zhèn)鞯募易V,才弄清了我們家族的來龍去脈:我是宋代大儒朱熹的后裔,紫陽朱氏是我們家族的堂號,祖籍是古徽州婺源,蕪湖只是我的出生地。于是,我就牢牢地記住了“徽州”這個名字,并且對徽州充滿著向往。
我真正與徽州親密接觸是在2016年12月,當時我剛加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就接到參加學習十九大精神安徽培訓班的通知,培訓地點就在歙縣。閑暇之時,我便跨過練江上的太平橋,進入對面的歙縣古城,也稱徽州古城,是真正的徽州腹地,縣治與府治同在一座城內,形成了城套城的獨特風格。穿過外廓,從城門進入甕城,再進入內城,逛古街、穿古巷,在徽州府衙內拍照、流連,領略徽派建筑的韻味。
與徽州府衙同樣聞名的許國石坊也很值得一看。許國石坊又名大學士坊,俗稱“八腳牌樓”。歙人許國是三朝重臣,因平定云南邊境叛亂“決策有功”,奉皇命于明萬歷十二年十月(1584)回家修建牌坊。與許國一樣流芳百世的歙縣人還有個叫陶行知的人民教育家。他畢業(yè)于金陵大學文學系,先后創(chuàng)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成為中國現(xiàn)當代教育理論的權威。
除了許國、陶行知等名人之外,歙縣還有個有名的隱士許宣平,他寫了首詩:“隱居三十載,筑室南山顛。靜夜玩明月,閑朝飲碧泉。樵夫歌壟上,谷鳥戲巖前。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眰髀劥嗽姳徽诼尻栍螝v的李白讀到,驚呼“此仙人詩也”!遂來歙訪隱士許宣平,卻與許翁失之交臂。李白十分遺憾,就在練江邊的一個酒肆飲酒。那酒肆背依西干山麓,面朝練江,山清水碧,風景宜人,李白陶醉不已,即興留詩一首:“天臺國清寺,天下稱四絕。我來興唐游,與中更無別。枿木劃斷云,高峰頂參雪。檻外一條溪,幾回流碎月。”后人便將酒肆改名太白樓,將太平橋之下練水中的一片淺灘取名為“碎月灘”。
入夜,皓月當空,河水如銀,我徜徉于太白樓前,遙想當年李白月下流連于古城之下,塔影橋身,風輕水吟,碧波攪碎月色,那真是一種極致之美。
編輯: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