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這些年走過一些徽州的古村落,看了一些古樸的村里祠堂,許多姓氏都有,唯獨沒有接觸過關(guān)于任何程氏家族脈絡(luò)的事物。我隱約有過想探究程氏脈絡(luò)的想法,如同一顆突然劃亮的火柴,卻始終缺少一個助燃物,因此屢屢熄滅。隨著一個關(guān)于篁墩“程朱闕里”牌坊的出土新聞,就像那個引爆點,瞬間點燃了火花,喚醒了我內(nèi)心沉寂已久的夙愿。擇一日,急奔篁墩而去。
篁墩是坐落在屯溪屯光大道盡頭路邊的一個村落,屯光大道來來回回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卻從未在篁墩停留過,以往只是一個路標存在,此次不然。從路邊進去不遠,小橋流水,一座簡易的明代分水尖雙孔石板橋,溪流邊是水埠頭,她們掩映在一片楓楊林里,這便是篁墩村的古水口,典型的徽州村落水口布局,景致秀美。
皖南夏季的田野,玉米正在地里灌漿,綠豆在結(jié)莢,隱秘生長,不遠處傳來狗吠聲,屋舍儼然,炊煙裊裊,依山傍水,幾近入畫。
村莊靜寂,偶爾有騎著電瓶車的女子呼嘯而過,周末的緣故,遇見幾個頑皮的孩子,問他們在哪里上學(xué)?答,是在離篁墩不遠市區(qū)的東城小學(xué),話沒說完,轉(zhuǎn)而不見他們身影,不知又是去哪里嬉戲去了?
在村內(nèi)程氏統(tǒng)宗祠內(nèi),看見日前出土的“程朱闕里”牌坊構(gòu)件若干,乾隆御賜“洛閩溯本”鐫刻牌坊之上?;实鄣挠癍t印記震撼眼球,直觀的佐證通達榮耀后代,不僅是榮耀,更是歷史。篁墩人文極其厚重,學(xué)界素有“北有山西大槐樹,南有福建石壁村,中有徽州古篁墩”之說。
說起篁墩歷史,村里老人滿是自豪。篁墩的文化底蘊徽州絕無僅有,奈何我早些年書讀得少,所知甚少?!俺讨礻I里”“洛閩溯本”,用名門望族和身世顯赫是絕對擔(dān)得起的,徽州人口口相傳,無人不知。老人家說道,篁墩是個包容的村莊,有幾十個姓氏至今和諧共處。老人家的言語流露出的,在我聽來,更是一座千年村莊源遠流長的文化自信。
沿著村內(nèi)老街行走,老街并不長,遺存下來幾百米的樣子。據(jù)史料記載,篁墩原為黃墩,迄今約1500年,黃墩是今天能找到的最早徽州村名。這里曾經(jīng)是通往古歙縣的官道,這里曾經(jīng)有碼頭,篁墩是個集散地,素有“徽州文化第一村”美譽。
從篁墩回到家,吃晚飯時和老父親閑聊說起,父親說了很多,他的爺爺就姓篁墩程,曾經(jīng)是屯溪老街二馬路大新布莊的前柜,很會做生意。布莊的隔壁是藥房,對面是一家當(dāng)鋪。后來大新布莊解散,年幼的父親隨他爺爺去黎陽街擺攤賣布……
目前,篁墩村共有56個姓氏。近些年,篁墩引來世界和全國各地不少尋根問祖的各姓氏宗親,成為黃山市文化旅游的一大亮點。
編輯: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