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我市依托豐富的山水人文資源,旅游熱度躥升。而縱觀黃山旅游成色,除了傳統(tǒng)的“綠”色、“徽”色,紅色旅游實力“出圈”,蓬勃興起。
紅色旅游?蓬勃興起
門口的小板凳,程琳琳剛坐下,手機響了,某單位組織黨員馬上來參觀小練,讓她做好講解準備。
“一上午講解了6批,連水都來不及喝一口?!毙【毟锩故攫^講解員程琳琳告訴記者:“從村頭開始到革命展示館再到革命烈士墓,一趟下來,行程2000多米,路不算遠,但話沒少說,加上不能坐,一上午下來,盡管的確有些累,但卻很值得?!?/p>
這是“五一”期間,記者在徽州區(qū)小練看到的一幕。這一幕,是我市“五一”小長假紅色旅游熱度的一個小小縮影。
記者從中共皖南特委舊址紀念館、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休寧石屋坑、歙縣獅石等地了解到,小長假期間的游客量普遍超過往年,紅色旅游蓬勃興起。
坐落在屯溪老街上的中共皖南特委舊址紀念館,2019年6月份修繕一新并開放后,在今年“五一”迎來參觀人數(shù)峰值,5天共接待5266人次。館長涂珂介紹,小長假期間,以“親子游”“研學游”為主的紅色旅游成為老街旅游的新特點,為老街傳統(tǒng)的文化旅游打開了一扇“紅色”之窗。同時結合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紀念館量身定制了“紅色志愿者”服務活動,豐富了屯溪老街旅游模式,成為我市經典的紅色旅游線路。
作為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的集結地、整編地和新四軍的成軍地以及東進抗日的出征地,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五一”假期積極與學校對接,聯(lián)合開展了“爸媽帶我學黨史”“小手牽大手”等活動,吸引中小學生來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假期5天游客量大幅增長,累計接待游客6284人次,超2019年同期71%,超過疫情前接待量水平。
據(jù)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紅色主題游受歡迎。“五一”假期,新推出的6條“鐵軍黃山紅”紅色主題旅游線路豐富了黃山的旅游業(yè)態(tài),更多的年輕人參加紅色旅游,新時代的紅色旅游呈年輕化趨勢,帶動了紅色文化傳播和傳承。
紅綠融合?推動振興
黃山是一塊紅色的土地,9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經發(fā)生過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重要講話要求,聚焦革命老區(qū),挖掘紅色旅游資源,培育紅色旅游產品,完善紅色旅游設施,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努力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
以小練自然村為例,這個隸屬于徽州區(qū)巖寺鎮(zhèn)石崗行政村的小村,是我市第一個中共黨支部的誕生地,近年來經過當?shù)卣姆e極保護、挖掘和利用,已成為黃山市黨性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干部教育培訓基地。今年至今,已接待游客10500人,機關單位和團體304個,全村旅游總收入達11萬元,大幅超過前三年的平均水平。
在皖南休寧縣石屋坑,當?shù)匾劳袚碛械呢S富紅色資源,在講好紅色故事、弘揚紅色文化的同時,大打“紅魂綠韻”品牌,以紅色文化為紐帶,通過發(fā)展有機茶、泉水魚養(yǎng)殖等特色產業(yè),“紅綠”融合,積極探索把紅色資源轉化為紅色經濟、用紅色文化帶火紅色經濟,把紅色“旅游熱”轉化為紅色“經濟熱”。不僅成為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接受紅色教育的場所和院校師生徒步研學的中轉站,而且成為普通游客心馳神往的旅游打卡地?!拔逡弧逼陂g,旅游形式從生態(tài)游到紅色游,日接待游客200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20%。5家農家樂幾乎天天爆滿,當?shù)卮迕竦霓r特產品銷售收入穩(wěn)步增加。
在歙縣偏遠山區(qū)獅石,隨著近幾年“紅色獅石”品牌的強力打造,曾經偏僻落后的村子已走出一條生態(tài)秀美、鄉(xiāng)風文明、“紅旅”融合的鄉(xiāng)村振興新路。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曹健介紹:“‘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8000余人,游客年齡在20-60歲之間,以家庭出游和自駕游為主。9家農家樂營業(yè)收入均超5000元,最多的童遵民戶達到2萬元。當?shù)卮迕竦牟枞~、筍干等高山土貨十分暢銷?!?/p>
盤活資源?潛力無限
黃山是紅色的熱土,境內擁有眾多紅色遺跡。近年來,我市紅色資源逐步轉化為思政教育、旅游文化、鄉(xiāng)村振興和經濟帶動的重要載體。
休寧縣汪村鎮(zhèn)黨委副書記巴建強介紹:“汪村鎮(zhèn)紅色旅游不斷升溫。旅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20年共接待游客6萬人次。農民人均收入較上年增長20%。下一步將不斷鞏固美麗中心村建設成果,以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建設為抓手,補齊短板,夯實‘紅魂綠韻’基石,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進一步提升老區(qū)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p>
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聚焦革命老區(qū),挖掘紅色旅游資源,培育紅色旅游產品,完善紅色旅游設施,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努力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黟縣皖南蘇維埃政府及柯村暴動舊址、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等3家單位先后被列入全國和安徽省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名錄;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和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被列入省級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全市入選全國65條抗戰(zhàn)主題紅色旅游精品線路2條,入選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2條,入選安徽省8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1條。2020年,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譚家橋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等包含紅色文化內容的景區(qū)點共接待游客110萬人次,紅色旅游總收入1.8億元。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依托黃山絕佳的生態(tài)、文化和旅游優(yōu)勢,通過‘紅+綠’融合發(fā)展盤活紅色文化資源,創(chuàng)新紅色旅游產品,推進建設一批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進一步促進紅色旅游與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擴大紅色旅游扶貧及改善民生效應,使廣大群眾參與紅色旅游的積極性和獲得感明顯提升,推動黃山市紅色旅游發(fā)展邁向更高水平?!?/p>
黃山市6條紅色旅游主題線路(分為一日游2條、二日游2條、三日游2條,涉及14個紅色旅游點。)
1.一日游線路:
第一條 紅色徽州“學軍愛軍擁軍”研學經典線:楊業(yè)功紀念館-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皖南特委舊址紀念館
第二條 “鄉(xiāng)村風情”紅色旅游線:歙縣獅石革命村史館-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小練革命烈士墓
2.二日游線路:
第三條 紅色徽州“三大革命事件”尋史經典線
D1 屯溪-歙縣獅石革命村史館-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黟縣皖南蘇維埃政府及柯村暴動舊址
D2 黟縣-皖浙贛省委駐地舊址汪村石屋坑-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皖南特委舊址紀念館
第四條 “革命訪古”紅色旅游線
D1 屯溪-皖浙贛省委駐地舊址汪村石屋坑-黟縣皖南蘇維埃政府及柯村暴動舊址-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
D2 黃山區(qū)-徽州古城陶行知紀念館-張曙音樂廣場-小練革命烈士墓-新安江濱水旅游區(qū)-皖南特委舊址紀念館
3.三日游線路:
第五條 紅色徽州“六名革命志士”尋跡經典線
D1 屯溪-皖浙贛省委駐地舊址汪村石屋坑-黟縣皖南蘇維埃政府及柯村暴動舊址-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
D2 黃山區(qū)-徽州古城陶行知紀念館-張曙音樂廣場-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
D3 徽州區(qū)-小練革命烈士墓-新安江濱水旅游區(qū)-楊業(yè)功紀念館-皖南特委舊址紀念館
第六條 “烈士緬懷”紅色旅游線
D1 屯溪-閃里鎮(zhèn)文堂村烈士陵園-祁紅鄉(xiāng)永勝村舍會山(皖贛特委舊址)-黟縣皖南蘇維埃政府及柯村暴動舊址-美溪鄉(xiāng)美溪口革命烈士墓
D2 黟縣-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皖浙贛省委駐地舊址汪村石屋坑-新安源村六股尖無名烈士陵園
D3 徽州區(qū)-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小練革命烈士墓-皖南特委舊址紀念館-楊業(yè)功紀念館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