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黃山,一個(gè)“徽”隨即印入腦海。而“徽”由“山、水、人、文”共同組成,可見水在徽文化的發(fā)展中占有重要的席位。黃山千米以上高峰有80多座,群山巨峰極易擋住暖濕氣流,遇冷凝結(jié)成云致雨。由于山體陡峭和雨水豐富,形成許多急流飛瀑。水落山間,或流淌下山匯入江湖,或在山峰的凹陷處形成潭池。動(dòng)靜之間,皆是黃山秀水的靈韻之美。

山中一夜雨,到處掛飛泉。每當(dāng)夏季來臨,黃山千峰百壑經(jīng)過連日雨水的洗禮,山間的瀑潭溪泉水量充沛。涓涓細(xì)流匯聚成一股有力的泉水,他們跌落山崖,像白色的綢緞一樣懸掛在崖壁上;他們流過山間,在游道邊叮咚作響;他們淌入山坳,為黃山留下一汪汪清池。當(dāng)代作家秦兆陽有詩贊到:“百丈銀河高掛,黑白分明如畫?!辈坏貌皇谷寺?lián)想到一幅高山流水圖。

黃山之水,美在秀氣。黃山溪流眾多,有白云溪、桃花溪、湯泉溪、逍遙溪、九龍溪、苦竹溪、松谷溪,絕大部分經(jīng)太平湖、青戈江流入長(zhǎng)江。他們曲折蜿蜒、自高而下緩緩流淌、清澈甘甜,有陽光照射時(shí),波光流動(dòng)、水色艷麗,煞為好看。同樣秀氣可愛的還有桃花潭、青龍?zhí)?、聚花潭等。他們遠(yuǎn)遠(yuǎn)看去深不可測(cè),如碧玉靜靜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山風(fēng)吹過,落葉山花繽紛飄落,打著旋兒在水中跳起了舞蹈。在黃山東麓翡翠谷,有小大池潭100多個(gè),猶如一顆顆翡翠散落在地,他們自成圖案、深淺不一,千姿百態(tài)、相映成趣。

黃山之水,美在壯觀。而壯觀之美,不得不提的便是黃山的飛瀑流泉。溪水沿著花崗巖的節(jié)理帶,曲折回轉(zhuǎn)、瀉落沖刷,從而成為瀑布,人字瀑、百丈瀑、九龍瀑、布泉瀑、凌霄瀑等在大雨過后、傾瀉而下,水聲如雷、幽谷生輝。其中,九龍瀑最為壯觀,他全長(zhǎng)600多米,落差達(dá)360米。古人更有詩曰:“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掛九龍?!?/span>

黃山之水,美在不爭(zhēng)。水一直是黃山自然風(fēng)光和人文底蘊(yùn)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黃山“五絕”之中,有“三絕”都與水有關(guān)。水汽升騰,到空中凝結(jié)成云霧,彌漫于峰巒之間,氤氳在溝谷,這才形成了云海;雨水從高空墜落,順著植物浸潤(rùn)土壤,在地底催促萬物生長(zhǎng),這才有了蓬勃生長(zhǎng)著的奇松;黃山溫泉?jiǎng)t更不用提了。水利萬物而不爭(zhēng),他只靜靜流淌著,裹挾著雜塵卻保持清澈,養(yǎng)育一方人民卻甘于無私。

云霧深處,有山、有水、有松濤、有溪鳴,信步黃山游道,玩耍的人也成了風(fēng)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