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9月11日,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來臨之際,歙縣上豐鄉(xiāng)豐源村,一棵棵梨樹枝繁葉茂,挺立路邊或山上,雪梨已被采摘殆盡,偶有白色梨花裝點梨園風景。該鄉(xiāng)有關負責人方芝說,看雪梨滿枝頭最好是8月下旬,現(xiàn)只有在村民家一睹徽州雪梨風采。該村400多戶1500余人,發(fā)展綠梅、茶葉、貢菊、雪梨特色種植,加上外出務工,人均年收入達18000元左右。
村黨總支書記吳星銘家,一筐筐雪梨擺滿堂前,中有電子秤,本上記滿數(shù)字?!懊?、去火、數(shù)量,最后算出價錢?!彼ρ?,自己每年收購不少,每筆賬要記清,“這些都是藥梨,大家熬制藥梨膏,全村一年賣2000斤左右,我自己能賣100多斤。”打開家里的凍庫,一股冷氣撲面而來,內藏各種徽州雪梨。客人隨意挑出兩三個,切開,白如雪片,入口,脆甜、汁濃、冰爽。
“雪梨有20多個品種,近幾年多用改良品種,包括從浙江引進的新水、豐水、幸水等,村里人統(tǒng)稱‘三水’。我們早就推廣套袋技術,現(xiàn)在買一次性梨袋,開花結果后10天開始套,防病蟲害,防鳥啄,長得個大。今年,雪梨價格翻了一番,每公斤12元。村里200多戶種梨樹,平均年收入4000多元,多的超過1萬元。”談及徽州雪梨,吳星銘有些驕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品質好。合羽欠茶廠在鄉(xiāng)里建了廠房,下一步準備整合當?shù)剞r產品資源,統(tǒng)一生產、包裝、銷售。我們想建藥梨基地,一起做大做強?!?/p>
記者采訪得知,該村家家戶戶還種綠梅,每公斤約360元,總產值超百萬元;80%種金絲皇菊,總產值200余萬元;發(fā)展黃山毛峰,每公斤近百元,產值200萬元。還有不少人在寧波、湖州、杭州及上海等地務工,收入可觀。為更好推動鄉(xiāng)村振興,該村致力發(fā)展集體經濟,年收入約10萬元,包括農產品交易市場年租金1萬余元,100多畝茶園收益五六千元,魚塘年收入四五千元,房屋出租開店年增收1萬元等。
“我們將擦亮全國傳統(tǒng)古村落名片,盤活校舍、農房、古祠堂、古宅等閑置資產,推向交易市場,同時發(fā)展有機茶,打響茶品牌,拓寬魚塘,發(fā)展住宿、垂釣、休閑等業(yè)態(tài),謀劃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做強集體經濟,讓村民更好過上小康生活?!眳切倾懶判臐M滿。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