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食在江南,味于徽州?!弊运宄?,古人就制作出各種以茶為輔料的茶食,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久攻睦州不下,故問計于徽州隱士朱升,途徑歙縣王村鎮(zhèn)一寶地,遇一上山采茶農婦,其遂拿出隨身攜帶的糕點給朱元璋品嘗。初入口,朱元璋只覺茶香四溢,香甜軟糯。問后方知,此糕點為夾雜了當地的高山茶葉粉末制成的酥糖,因其酥脆掉渣,茶香撲鼻,便賜名“一抹茶”。自此王村鎮(zhèn)徽派糕點“一抹茶”便流傳了下來。
“一抹茶”酥糖制作工藝繁瑣,采摘綠茶的頂部嫩葉作為原料,用山泉水將其中雜質進行清洗浸潤,后用古法蒸汽殺青來保留茶葉的天然香氣,放于火上烘焙,用石磨碾壓出香氣濃郁抹茶粉。酥糖傳統(tǒng)制作方式有點像千層餅,取出麥芽糖在加熱的鐵鍋中壓扁,均勻撒上先前準備好的抹茶粉,折疊反復十幾次,揉、捻、切、裝,一氣呵成。做出的“一抹茶”酥糖香甜酥松、茶香撲鼻,有養(yǎng)顏美容、明目提神之功效,深受古徽州當地人的喜愛。
一口茶,一味茶食,一抹馥郁清香,便偷得這浮生半日閑。茗香綿長的“一抹茶”酥糖見證了古徽州文化的歷史與傳承,更是凝聚了王村手藝人的匠心和巧思,通過代代傳承煥發(fā)出了新的光彩。